溶气气浮机和涡凹气浮机作为气浮技术的两种不同应用形式,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。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区别:
溶气气浮机:
原理:利用亨利定律,在高压下将空气溶于水中,形成超饱和溶液,然后在常压下释放,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。这些气泡粘附于废水中密度与水接近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上,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絮体,并依靠浮力上升至水面,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。
特点:气泡直径小,尺寸均一,分布均匀,气泡稳定,受废水水质影响小。
涡凹气浮机:
原理:通过涡凹曝气头高速旋转的曝气叶轮,将气体在液体中快速分散,形成气泡。这些气泡直接将“微气泡”注入污水中,并通过散气叶轮均匀分布,实现固液分离。
特点:气泡直径较大,尺寸分布较广,气泡较不稳定,容易合并。气泡的量及直径与废水水质关系密切,水的表面张力对其效果有很大影响。
溶气气浮机:
处理效果:由于气泡小且稳定,能够更有效地粘附悬浮物,因此处理效果通常较好,出水水质稳定。
适用场景:适用于污水量较大、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。
涡凹气浮机:
处理效果:在清水中效果可能不理想,但在成分复杂、浓度较高的污水中,由于能够形成大小不一的气泡,反而可能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。
适用场景:一般应用在要求处理效果不是很高的场合,如一些预处理或初级处理阶段。
溶气气浮机:
能耗:由于需要高压溶气,因此能耗相对较高。
成本:设备投资较大,但运行稳定,维护成本相对较低。
涡凹气浮机:
能耗:能耗远低于溶气气浮机,因为其主要依赖机械力破碎空气形成气泡。
成本:设备投资少,运行经济,适合中小型企业或处理量较小的场合。
结构复杂度:溶气气浮机结构相对复杂,需要配备溶气罐、释放器等设备;涡凹气浮机结构相对简单,主要由箱体、曝气机、刮泥系统等组成。
操作与维护:溶气气浮机调试相对复杂,但运行稳定后维护较为简单;涡凹气浮机操作简单,但可能需要根据水质变化调整曝气叶轮转速等参数。
综上所述,溶气气浮机和涡凹气浮机在工作原理、应用效果、能耗与成本以及结构复杂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在选择时应根据具体的水质特点、处理要求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。